原标题:大医生来了|顺四时——给你一份超级全面的四季养生方案!导读我们与地球上的万物共同生长,要脱离环境养生是不可能的。养生第一条就是顺四时,中医专家樊正伦经常说一句话: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黄帝内经》曾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意在提醒世人时刻关注身体的变化,遵循四季和24节气的自然规...
2022-03-03 阅读全文 >>采访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三病区主任秦敏(专家预约)教授近段时间,广州“烧烤”模式再度启动,每天35度以上的高温配上热辣辣的太阳,让不少网友戏称,“加把孜然我都能烤肉了!”但是根据中医观点来看,顺应天时,夏季其实是补养阳气的最好时节。那么要如何正确补充阳气呢?当然不能靠花花绿绿的保健品支撑...
2022-03-03 阅读全文 >>4月20日谷雨节气,谷雨时节湿气重,此时喝汤以祛湿为主。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就会逐渐加大,人的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
2022-03-03 阅读全文 >>原标题:上古社区|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助您把好健康第一关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健康中国战略,并提出:中医药大有可为,除了提高中医医疗水平,在预防疾病方面,中医治未病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为响应国家倡导的全民科普活动号召,全面推进公民素质建设,普及中医“治未病”健康养生理念,4月10日,上古金洲社区...
2022-03-02 阅读全文 >>艾灸为什么要讲究节气?“节气灸”指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络之气、调动与开发机体潜能、健身防病的传统方法。“节气灸”以其简、便、验的优势,为我国历代医家及百姓沿用至今在防病保健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人体也有春夏秋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中就指出,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节气变化,会出现...
2022-03-02 阅读全文 >>原标题:【科普】中医四季养生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
2022-03-02 阅读全文 >>内经的学说——四气调神论内经所以中医《内经》有曰:“春三月此为发陈,逆之则奉长着少,夏为寒变。夏三月此为蕃秀,逆之则奉收者少。秋三月则为容平,逆之则奉藏着少,冬至病重。冬三月此为闭藏,逆之则奉生者少。”又曰:“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上,故不下也。云雾不精,故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
2022-03-02 阅读全文 >>原标题:中医理论聊四季养生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是四季养生的整体观,许多疾病都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四季养生的作用。如今是秋季,首先说一下秋季养生:《黄帝内经》上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意思是说秋季处于一种平静待收的景象。秋季主收,要收敛自己的神气。中医五行里秋季属金,五脏中对应的是肺。...
2022-03-02 阅读全文 >>四、养脑: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克-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五、养脾:“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
2022-03-02 阅读全文 >>原标题: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养生,中医对应使用不同药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别小看这句话,这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重要的养生法则之一。这句法则到底该如何理解?今天详细说说:一、春天,辛温之药《黄帝内经》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意思是说...
2022-03-02 阅读全文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密切,提出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的观点。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从古到今,气候―物候―病候,成为中医养生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冬去春来,寒暑更替,时令的风雨,往往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2022-03-02 阅读全文 >>春天,万物复苏,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不得不说,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称之为“天人合一”。春天,阳气生发,而人体五脏中的“肝”也主生发,所以,春天养肝可谓是最重要的事。春季养肝·好食物1、绿色蔬菜中医认为,青色属肝,有助于保护肝脏,净化体内毒素,促进肝气的正常运行。例如:菠菜、青菜...
2022-03-02 阅读全文 >>本文系千聊”听司老师聊中医”《黄帝内经》系列第二篇文字内容今天的课程又要开始了,在今天开课之前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些当时我学习中医的一些心得体会。我在刚刚学医的时候,特别重视的其实也是技术的本身,我想很快地学一些药物,学一些方剂,学习一些快速的疗法,包括放血、拔罐、刮痧和针灸等一些快速治疗疾病的小窍门,...
2022-03-02 阅读全文 >>原标题:湿冷倦!清明养生,这7个要点get起来有约君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虽然这个节气已属春季,但天气仍是乍暖还寒,阴晴不定。地面湿漉漉,墙上汗派派,镜面灰蒙蒙,不仅空气中潮湿得能拧出水来,我们体内也可能湿气十足,感觉头昏脑沉,十分困倦。中医理论认为:春天在脏属肝之所主,阳气慢慢增加,但寒湿之气仍存,疫...
2022-03-02 阅读全文 >>大师兄原创千杯月首发本讲座来自中医世家传人,讲解四季养生医理,兼论述中华传统智慧。长文预警:本文两万余字。中医学博大精深,本文仅为一时一地一家之言,请读者自行取舍。介绍黄帝内经今天请到来自中医世家的师兄为我们介绍中医的基本知识,从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有请师兄。师妹要我谈谈对于传...
2022-03-02 阅读全文 >>原标题:浅论中医养生6要点中医养生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调神、导引、四时调摄、食养、药养等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中国传统保健方法。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所谓生,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有保养、...
2022-03-02 阅读全文 >>原标题:春季艾灸养生,男女各有重点,你都知道吗?立春过后万物生发,天气乍暖还寒,此时人体的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既是容易生病的换季时刻,也是养生的重要时机。别辜负藏了一个冬天的春光,春季养生,是健康一整年的重要开始。春季养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遵循大自然的改变,并且通过食物来补充体内所需...
2022-03-02 阅读全文 >>原标题:初春养生要点!一、春捂背部保暖可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做好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暖和起来。二、养胃少酸增甜多喝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故饮食最好少酸辣,稍微偏甜,如山药、百合、木耳等。三、护肝晨起伸懒腰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激发肝脏机能。四、艾灸养肝养肝要关注这几...
2022-03-02 阅读全文 >>夏季万物生长,是一年中最有生气的季节。这时气候炎热,是万物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并活跃于机体表面。 夏天的特点是燥热,因此考虑“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 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心与夏...
2022-03-02 阅读全文 >>原标题:这样的秋季养生才是正确,6大要点不容忽视!秋天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6个要诀:一、忌悲中医理论认为,秋天对应的脏器是肺,悲伤容易伤肺。反过来,...
2022-03-02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