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三类“虚”症如何自查?秋季滋补“气血双补第一汤”最适合

发布时间:2021-10-19 发表于话题:如何补肝血不足 点击:332 当前位置:114养生网 > 健康养生 > 中医 > 专家教你三类“虚”症如何自查?秋季滋补“气血双补第一汤”最适合 手机阅读

专家教你三类“虚”症如何自查?秋季滋补“气血双补第一汤”最适合

史料记载:甄嬛的原型是孝圣宪皇后,也是乾隆的生母,活到了86岁,可谓清宫最长寿的女人之一,且鲜有疾病记录。这与她的日常养生经有密不可分的关联。甄嬛平时深谙养生之道,又有好友温太医相伴左右,最重要的是气血调理得当。

气血足,身体好,是长寿的“第一大要素”。人体的气与血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而久病者,易伤气耗血,导致气血双亏。

“贫血”背后藏着“虚”,三类症状快自查

01脾胃虚:缺“原料”

血液并非凭空生成的,造血所需的“原料”正来源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而脾胃正是消化食物、提取营养的重要组织。尤其是脾,被称作“后天之本”。

如果有脾阳虚、脾气虚或胃气虚,一方面会食欲不佳,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可能导致食物摄入量过少,以致于造血“原料”不足。另一方面,脾虚者容易有痰湿,痰瘀严重又会阻碍气血运行,加重贫血。

主要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痰多、气短乏力、头晕、面色苍白、舌淡苔白,饱食后容易出现腹冷、腹痛、腹胀等症状。

02肾阳虚:缺“动力”

肾相当于人体的“太阳”,是“先天之本”、阳气之源,我们消化吸收的营养,需要肾提供阳气来运输。

如果患有肾阳虚、肾气虚,就会导致人体虚寒、气力不足、血液循环变差。身体其他部分得不到营养供给,也容易渐渐衰弱,进而出现血瘀体质。这种体质的人需要先补肾温阳,才能促进骨髓造血。

主要症状:精神不振、腰膝酸软、手脚发凉、畏寒怕冷、失眠多梦,晨起时眼皮或下肢浮肿,容易有腰痛、关节痛、骨质疏松等症。

03肝气虚:缺“效率”

肝主藏血和疏泄,有重要的消化和代谢的功能。从食物中提取的营养,需要经过肝脏的转化,才能够被人体细胞吸收,或者作为脂肪储存起来。

主要症状:身困乏力、疲劳嗜睡、情绪低落、面色萎黄、体型消瘦、饮食减少,严重时可能会有记忆力和视力下降、头晕目眩、指甲易断等症状。

那么,该如何调理气血呢?

中医三步调气血

01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运动可健脾胃。脾主肌肉,肌肉有消耗有缺乏,脾胃功能才会增长,所以适度的运动对调气血是很有好处的;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02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因此切忌生气,保持良好的情绪很关键;此外,“人卧血归肝”,有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因此不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很重要。

03温肾阳

阳气者,能够鼓励人体的气血流行,它首先来源于先天,先天肾精化为肾阳,所以固肾是重要的温阳补气的方法。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冷,温肾阳最关键的就是注意保暖,远离寒邪。天冷出门,务必做好保暖措施,在家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更易气血常不足,要多加注意。

专家推荐“气血双补第一汤”

中医养生,日常饮食上讲究药食同源。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款由北京中医院专家推荐的“气血双补第一汤”。药食同源,各有功效,却是“绝配”,特别适合秋冬进补。

主要食材:羊肉、生姜、当归

羊肉: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与以下食品一起吃更加有好处。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主要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吐,温肺止咳。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脏和血清胆固醇的蓄积。

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火旺,舌苔黄或者目赤内热的人,最好不要吃生姜。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经、心经、脾经,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又称为“补血圣药”。

一起煲汤即可。

气血是生命的根本,一个气血不足的人很难长寿。而气虚血虚是现代人的通病,不仅是女性常见的问题,现在不少男人也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所以生活中,建议多食用补益气血,调理五脏(脾肾)的食材或中成药,让自己气血充盈,内外相和,脏腑协调,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28280.html

标签组:[健康] [养生] [中医] [气血不足的症状] [气虚] [秋季养生

相关APP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健康养生推荐文章

健康养生热门文章

0.0628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