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身体代谢旺盛,阳气处于最盛的湿气,身体通过排汗来调节体温,才能够适应夏天的暑热。夏季多吃一些可以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食物。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情绪很容易变得烦躁,这点要好好调节之外,也要注意脾胃的调养。

夏季养生吃什么
1、鸭肉
鸭肉味甘、咸、性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的人食用,如低烧、虚弱、食少、大便干燥等病症。此外,鸭肉与火腿、海参共炖,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鸭同海带炖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
2、西红柿
德国和荷兰两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吃西红柿可防晒。如果每天食用40克西红柿酱,被太阳晒伤的风险将减少40%。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番茄红素在起着主要的作用。

3、西瓜
西瓜味甘甜、性寒,民间又叫“寒瓜”,是瓜类中清暑解渴的首选。西瓜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因其含有96.6%的水分,能补充夏天人体散失的大量水分。因此民间有“每天半个瓜,酷暑能算啥”的说法。夏天出现中暑、发热、心烦、口渴或其他急性热病时,均宜用西瓜进行辅助治疗。西瓜皮也可用来凉拌、炒菜吃。
4、火龙果
火龙果富含花青素可以抗自由基、抗衰老,富含植物白蛋白能解毒,还富含钾元素能辅助将血压。火龙果的小黑子营养非常丰富,含的花青素更多。肥胖、便秘的人可多吃火龙果。

5、绿豆
绿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热解毒之效。绿豆汤是民间最常用的消暑与解毒良药,夏季常吃绿豆粥消暑养胃最佳。绿豆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心、胃热盛及痈肿、丹毒等证,对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饮服绿豆,均有解救作用。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11300.html
标签组:[养生] [健康]
-
引言你是否曾疑惑过,购买健康险是否需要身份证?现在是否还能及时缴纳?面对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这些疑问,并提供实用的购买建议,助你轻松选购健康险,为你的健康...
2025-10-23
阅读全文 >>
-
引言你是否曾面临过家庭财务压力,因为突如其来的大病而措手不及?你是否想知道如何购买大病保险,以便在疾病来临时,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抗?你是否想了解大病保险的报销方式和赔偿机制,以便在需要时能够顺利使用?本...
2025-10-23
阅读全文 >>
-
引言您是否曾经考虑过,如果在交了两年的寿险保费后选择退保,能退回来多少钱?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投保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保费支付年限在讨论寿险交两年后退保能退多少钱时,...
2025-10-23
阅读全文 >>
-
引言您是否在为退休后的养老问题而担忧?养老补充险交几年才合适?补充养老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交?这些问题是不是让您感到困惑?别担心,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障方案。养老补充险的...
2025-10-23
阅读全文 >>
-
引言你是否有担忧过,如果自己或家人不幸患上癌症,高昂的医疗费用会让你倍感压力?你是否想过,如果能有一份针对癌症的保险,是否能减轻你的经济负担,让你在面对病魔时更有信心?本篇文章将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带你...
2025-10-23
阅读全文 >>
-
引言您是否对寿险的退保金额和赔付情况感到困惑?寿险能退多少钱一年?寿险会不会赔不到?这些问题是不是让您在选择寿险时犹豫不决?别担心,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疑问,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寿险,做出明智的选择。寿...
2025-10-23
阅读全文 >>
-
引言你是否曾经疑惑,年金险退保时究竟退的是什么?是不是退的生存总利益?这些问题可能让你在选择退保时感到迷茫。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年金险退保的真谛。退保是什么?想象一下,你买了一件衣服,...
2025-10-23
阅读全文 >>
-
引言你是否曾想过,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怎样才能确保自己和家人得到最好的医疗保障?高端医疗保险,作为一种提供全面、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保险产品,究竟有哪些形态?本文将为你揭开高端医疗保险的神秘面纱,解答你心...
2025-10-23
阅读全文 >>
-
引言重疾险作为一种常见的保险产品,我们在购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重疾险退保有时间限制吗?如果有时间限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你提供详细的解答和...
2025-10-23
阅读全文 >>
-
引言你想知道成年人买哪种意外险最适合自己吗?你想知道购买意外险后需要多久才能报销吗?本文将为你解答这两个问题,为你提供实用且具体的建议。一. 如何选择适合的意外险1. 了解意外险的基本概念:意外险,即...
2025-10-23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