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盛夏的高温逐渐逼近尾声,很多人开始关心一年中“夏去秋来”的重要节气——立秋。虽然天气依旧炎热,但立秋的到来标志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人体由“外放”转向“内养”的关键时期。那么,究竟几号立秋?它又对我们的健康和养生方式带来哪些影响?
几号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具体时间会根据年份和时区略有不同,例如2025年的立秋将发生在8月7日。立秋意味着夏季的炎热开始减退,自然界万物开始由生长向成熟收敛转变。
虽然立秋代表秋天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马上凉快下来,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仍可能处于“秋老虎”的高温中。因此,立秋时节的养生要特别注意“润燥养阴”,为即将到来的秋季打下健康基础。
立秋养生的建议有哪些
1.润燥为主,防秋燥
立秋后空气逐渐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燥、便秘等问题。中医称之为“秋燥”。建议多饮水,多吃梨、百合、银耳、蜂蜜、芝麻等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
2.饮食宜清补,忌油腻
此时不宜大补,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莲藕、山药、南瓜、鸡肉、鸭肉等。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炸食品,以防上火或加重肠胃负担。
3.调整作息,早睡早起
立秋后应顺应自然规律,逐步调整作息,做到“早卧早起”,有助于养肺气、调气血。
4.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可选择晨练、太极、散步等温和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损伤阳气。
5.关注肺部健康
秋天是养肺的季节,立秋起可适当吃些润肺食物,如川贝雪梨汤、百合粥等,同时注意空气质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环境中。
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即在立秋吃肉进补。但现代人普遍营养充足,盲目进补反而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和消化不良。建议根据个人体质科学搭配饮食,以“润”代“补”,以“清”代“腻。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65018.html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