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秋季开始的重要节气,此时万物逐渐收敛,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富有特色的风俗。很多人想知道:立秋有什么风俗?这些风俗多与顺应时节、调养身心有关。
立秋有什么风俗
1.贴秋膘
立秋这天,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经过夏季的炎热,人们常因食欲不振而体重减轻,立秋后便通过吃肉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来补充营养、增加体重。比如吃炖肉、红烧肉等,以此增强体质,为抵御秋冬的寒冷储备能量。
2.啃秋
“啃秋”也叫“咬秋”,即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据说这样可以预防秋季腹泻,也寓意着将夏天的暑气“啃”掉,避免秋季生病。在一些地区,全家会围坐在一起吃西瓜,分享这份应时的习俗。
3.吃秋桃
部分地区立秋有吃秋桃的风俗,人们认为吃了秋桃,能健康度过秋季。吃完秋桃后,还会将桃核留起来,等到除夕时丢进火炉中烧掉,象征着祛除疾病,祈求平安。
4.喝秋水
立秋清晨,人们会去河边或井边打水饮用,称为“喝秋水”。民间认为,喝了立秋的水,能消除积暑,避免秋季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起到滋润身体的作用。
5.戴楸叶
立秋这天,有些地方有戴楸叶的习俗。楸叶在秋季生长茂盛,人们将其采摘下来戴在头上或插在帽檐上,寓意着借楸叶的生机,祈求秋季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立秋应该如何调理
1.早睡早起
早睡助于养阴,早起利于舒肺,夜间注意保暖,尤其护住腹部与脚部,避免受凉引发肠胃不适,同时减少空调使用,多开窗通风。
2.合理饮食
可多吃梨、百合、银耳等缓解秋燥,搭配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少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以粥汤等易消化形式进食,减轻肠胃负担。
3.适当运动
运动宜选温和项目,如散步、太极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伤津。晨晚气温适宜时锻炼,运动后及时补充温白开水,擦汗保暖防受凉。
4.调整心态
情志方面,秋季易生低落情绪,需保持平和。可外出赏秋、与人交流排遣,通过读书等方式收敛心神,避免情绪波动,顺应秋季养生原则。
立秋的风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蕴含着丰富的医疗养生智慧,这些智慧指导着人们在秋季调整饮食、作息和心态,以顺应自然变化,保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64774.html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