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十章中国养生学基础知识一节

发布时间:2022-04-28 发表于话题:气血与健康的关系 点击:304 当前位置:114养生网 > 健康养生 > 中医 > 健康管理师十章中国养生学基础知识一节 手机阅读


知乎里我的家人们好,很开心今天的相遇,我是讲“健康管理”的晶晶,感恩有你们。



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

——清·颜元《习斋言行录》



孙晶讲“健康管理”的诗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

阴阳调和促健康

八大方法来教你

养生持续一辈子

收获健康最有福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个方法:①概述、②理论基础。



考点1.基本概念

(一)理论基础: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

(二)四诊:望、闻、问、切。

(三)原则:辨证论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

(四)治疗手段: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

(五)指导原则:

“未病先防”即一级预防。

“已病防变”即二级预防。

“瘥后防复”即三级预防。


考点2.基础理论

(一)阴阳学说:①阴阳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互生、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②中医采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二)五行学说:①世间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行构成。

②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母子相及。


(三)藏象学说:

①五脏(心、肺、脾、肝、肾)

②六腑(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

③奇恒之腑(脑、 髓、骨、脉、胆、 女子胞)

(四)经络学说:

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包括联系作用、感应作用、濡养作用和调节作用。


(五)气血津液:

①气的生成源于三个方面:一为先天精气, 来自于父母。脏腑定位在肾。二是后天水谷之气,乃消化吸收之物质。脏腑定位在脾胃。三是自然界清气, 由呼吸而入,脏腑定位在肺。

②气的运动中医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

③气机不调: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脱、气陷、气团等。

④血液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⑤津液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六)发病与病因:

①外感病因,包括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②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③病理产物性病因,包括痰饮、淤血、结石等。

④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胎传、毒邪和药邪等。


(七)辨证论治:

①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②辨证:通过“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获取病情资料,进而以中医理论进行分析、辨别和综合,明确病证。

问诊:是获取病情资料的主要途径。

望诊:观察神色形态,以及身体局部、分泌物、排泄物的外观,以望面部和望舌为重点。关于舌诊,中医认为舌质淡红,舌质淡薄白为正常。

切诊:脉诊和按诊

闻诊:耳闻和鼻嗅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辩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辩证结果的检验。

健康真的需要“管它管它”加油!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38021.html

标签组:

相关APP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健康养生推荐文章

健康养生热门文章

0.3836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