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北京历史故事-于谦保卫北京城

发布时间:2021-06-25 发表于话题:元朝的著名的历史故事 点击:944 当前位置:114养生网 > 综合 > 中国古代史 > 著名的北京历史故事-于谦保卫北京城 手机阅读

  北京是我们现在的首都,是名副其实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古代不少朝代也以北京为首都。那么在北京发生过怎样的历史事件?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北京著名历史故事,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于谦保卫北京城

  “土木之变”后,造就了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这首《咏石灰》诗,明白晓畅,脍炙人口,是对他自己一生的事业成就、道德情操的生动写照。

  于谦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受封过“少保”官衔,所以又称于少保。他自幼性格刚强,志向远大,特别崇拜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公元1419年中进士,宣德年间做御史,巡视江西,平反冤案,升为兵部右侍郎,又先后出任河南、山西巡抚。他到处访贫问苦,兴利除害,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于谦对于权贵,从不阿谀奉承。每次到北京办事,他都空着手,不带礼品。当时北京的权贵们,接受地方官员的贿赂,成了风气。于谦对此非常不满,他还写了首诗,其中两句是:“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街坊里巷)话短长。”意思是做人要清清白白,免得遭人说长道短。“两袖清风”从此成为常用的成语。

  后来,王振专权,误将于谦当作另一个得罪过他的、姓名相似的御史,因而指使同党诬陷他,将他关入大狱,准备处死。以后王振知道搞错了,放于谦出狱,但还是要贬他的官。山西、河南成千的官员百姓跑到北京上书,请求让于谦留任,他才回到河南巡抚的任上。

  公元1448年,于谦到北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就赶上瓦剌入侵与土木堡之变。八月下旬,从土木堡逃回京城的残兵败将,带回大军惨败、皇帝被俘、瓦剌军很快要打来的坏消息,上自皇室,下至百姓,都惊呆了,不知如何应付。愁云惨雾,笼罩着京城。

  皇太后匆忙让明英宗的弟弟郕(chéng)王朱祁钰监国(暂代皇帝管理国家),召集大臣商议守卫京城的事。侍讲学士徐有贞迫不及待地发言,说是他观察天象的变化,明朝气数已尽,不是瓦剌的对手。不如迁都南京。

  于谦非常气愤,大声斥责道:“谁说迁都,就先砍掉他的头!京城是国家的根基,一旦放弃,整个国家就完了。大家不记得南宋灭亡的惨痛教训了吗?”

  于谦的话义正词严。他坚守北京的主张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拥护。

  但人心还没有安定,局面仍然混乱。一天,王召集朝臣议事,大伙儿痛哭流涕,要求宣布王振颠覆国家的罪行。王没有明确表态,却转身走进内宫。大臣们则越说越激动,跟着拥入宫门。王不得不同意抄王振的家,却派王振的同党、也是宦官的马顺去执行。马顺这时还狐假虎威,吆喝着要将大臣们赶出宫去。愤怒的人群抓住马顺就是一顿痛打,不一会就把他打死了。但愤怒的大臣们仍然大喊大叫,局面大乱。王面色惨白,可又脱不了身。

  这时,于谦挡住众人,挺身而出,说:“殿下不要走。王振是罪魁祸首,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群臣也是一颗为国家的心。请殿下明确宣布王振的罪恶。”王依从于谦的话做了。众人这才满意地散去。

  为消除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于谦与群臣一道劝王赶快登基,皇太后也是这个意思。九月,王做了新皇帝,称代宗,年号景泰。于谦升任兵部尚书,负责守卫京城。

  于谦迅速采取措施,迅速加强京城的防务。同时调取辽东、山东、河南、南京等地的明军,火速赶到北京参加守卫。又命令工部急速调集粮草物资,赶造衣甲器械,做为准备。

  也先想以送回英宗皇帝为诱饵,引诱明朝讲和。于谦力排众议,没有上也先的当。十月间,也先再也等不住了,挟持着明英宗,攻破紫荆关,打到北京城下。大营就安在西直门外。

  于谦立即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对策。大将石亨主张避开敌兵的锐气,军队全部撤进城里,城外坚壁清野。等敌军疲惫了再去打他。

  于谦表示反对,他说:“我军退缩,敌军会更加轻视我军。现在各地征调来的勤王大军已有二十多万,应该乘敌军立脚未稳,主动出击,打掉他的骄气。”

  于是,北京九座城门之外,都建立起明军的阵地,将士们怀着报仇雪耻、保家卫国的决心,同仇敌忾,斗志昂扬地准备与入侵敌军作殊死战斗。

  于谦将兵部的事务交给副手,亲自率领人马,列阵于德胜门外,抵挡也先正面的大军。他下令:开战后,带队将领不顾部下率先后退的,斩将领。部属不听将领指挥擅自撤退的,由后队将士将前队官兵斩首。

  也先没有料到,他会遭到北京军民空前顽强的抵抗。在德胜门,也先遇到埋伏,损失了一万多骑兵。在西直门,瓦剌兵遭到都督孙镗与赶来的援兵的围攻,落荒而逃。好多地方,老百姓勇敢地参加了战斗,他们爬到房子上,用砖瓦投掷瓦剌兵。到处是英勇杀敌的悲壮场景。

  也先在北京城下硬撑了五天,吃了好多败仗,而明朝各地援军还源源不断地开来,形势对他变得非常不利。他只好挟持着朱祁镇,逃出关去。

  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辉煌胜利!于谦乘势收复了关内大片失地,并调兵遣将,加强了各边关的守卫力量。

  第二年八月,也先见明朝政治已经安定,明英宗在他手中再也没有用处了。便将明英宗放了回来。

  于谦性情刚烈,所以得罪的人不少。那个主张逃跑、被他斥责的徐有贞,还有企图讨好于谦反被于谦责备的大将石亨,都很痛恨于谦。

  公元1457年,明英宗在宫中不耐寂寞,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策划下,发动政变,重登皇位,废除了明代宗。明英宗对于支持朱祁钰做皇帝的大臣们,恨之入骨,加上徐有贞、石亨等人说了于谦很多坏话,竟将这位忠心耿耿、功勋卓着的忠臣杀害了。

  北京“景山坐像”是怎么一回事

  1987年1 月,在“北京地区航空遥感成果展览会”上,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向外界郑重宣布:用遥感拍摄的北京景山公园园林平面图像,酷似一尊闭目盘腿打坐的人像,被人们称为“景山坐像”,从国家测绘局1983年拍摄的景山公园平面图来看,园林北部寿皇殿建筑群(今北京市少年宫)

  是“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眼眯着,带笑容,胡须是松柏,肩、胸、手、腿是南部那座山。这个发现一经公布,立即轰动了国内甚至是国外舆论界,不少报刊报道了这一消息。“景山坐像”究竟是怎么回事?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是人为的安排,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意念呢?它是不是象有些人说的纯粹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说法大相径庭,分歧颇多。

  有的学者指出:“景山坐像”是人为的,它代表了古人的一种永恒的意愿。景山公园在北京西城区,故宫神武门对面。元代本为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名曰青山,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为营建宫殿,将拆除的元代旧城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加堆其上,取名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

  改名景山。景山公园有五峰,东西排列,古柏参天,风景宜人,身临中峰,可俯瞰北京城秀丽景色。从种种迹象来看,明人之所以别出心裁地塑造出“景山坐像”,以象征明朝的江山永固长存。

  有的学者则持相反意见,认为“景山坐像”并非人为所致,只不过是一种偶然的历史巧合而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这种偶然性是经常在发生着的,我们不能把它和必然性联系在一起。

  “‘景山坐像’或许和明成祖朱棣崇尚道教有关”,有的学者则如是说。在他们看来,“景山坐像”肯定是道教之神,因为坐像颈上戴冠,有胡须,手合于腹前,是道教之神的貌态,与道教的真武大帝像相似,是道家养生图示。“景山坐像”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夺取了皇位,解释是得到了真武帝神的显助,于是在即位初期就想建宫观来报答真武神,并让建筑设计者巧妙安排。据史书记载,朱棣特别推崇道教,进行道教建筑设计,但这必须尊重道家意见,得有道士参与。如唐以来,宫廷乐府为道教编撰《玄教乐

  章》,就是这种情况。道教秉承朱棣旨意,别具匠心地设计建造出了“景山坐像”这一建筑奇迹。

  还有的学者认为,“景山坐像”和朱棣信奉道教有关,但朱棣未必知道真相,即不知道道教设计建造了“景山坐像”。道教在某种程度上不受政治的限制,具有理论意义上的相对独立性,有时还受到统治者的仰慕。这使他们拥有在设计中的主动决策权及特殊寓意的保密权。“景山坐像”不排除个中奥妙,连朱棣也未必知晓。那末,道教、道家为什么要设计为养生图示却又让人不易发觉呢?这就涉及到了道教的精华,精髓。道教的经典道藏,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但始终贯彻一个意欲——“长生不老”。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道教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修性炼真,以得道成仙。他们在长时期的修炼中领悟了这种真谛,并力图把这种奥妙告知世人。然而,在“神”的限制中,在清高脱尘的心理和观念的支配下,道家们认为要得到这种境界是极为不易的,所以他们不愿将这些“天机”廉价地送给“俗人”,便绞尽脑汁地设计、建造了这一独一无二的“景山坐像”。这也就是“景山坐像”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才会引起人们的惊奇的原因。

  对于这种观点,有人持有异议,认为证据不足:(1 )明朝营建景山宫殿,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大事,更何况此事是明成祖朱棣亲自命令所建,如果确系为道家设计、建造,则必定会在史书中留有相关的记载,可我们在史书中却始终找不到道家的建造活动。我们不能因为朱棣信奉道教,就把“景山坐佛”说成是道家的人为所致。(2 )建造这一构思独特的“坐佛”,是极有难度的,似不可能。说是道家所建,那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加以修造的呢?如果说道家不想将其真谛、“天机”廉价地告诉给“俗人”,本可以采取别的办法召示“凡界”,何必如此难为自己和“俗人”呢?因此,所谓的“景山坐像”是不存在的。

  到目前为止,有关“景山坐像”的一系列问题还在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之中,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个“历史之谜”将彻底大白于天下。

  朱棣迁都北京的故事

  永乐十九年旧历四月的一天深夜,北京城突然风雨大作,夹杂着阵阵惊雷。新修成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因雷击起火,化为灰烬。

  朱棣心中顿时升起不祥之感。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被强调到绝对的地步。地震、灾害、雷击等等自然现象,都被看成是执政者的失误而带来的。“上天示警”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的严重性在于:第一,只有统治者出了问题,老天爷才会震怒。所谓“天怒人怨”,便是这个道理。第二,统治者并不知道自己的失误在哪里,这就需要有智慧的人站出来为其指点迷津。鉴于此,朱棣立刻下诏求言。也就是说,他希望朝野明智之士为他找出雷击三大殿的原因。

  很快,礼部主事萧仪的奏本送到御前。这位六品官员(相当于今天的司局级)认为:三大殿遭受雷击是因为迁都的缘故。把国都从南京迁来北京,不但诸事不便,就连大明的皇脉也撂在江南。这是大不敬的事。

  朱棣看过奏本,震怒异常,他认为萧仪把迁都与雷击三大殿联系起来,完全是蓄意诽谤。因此他几乎在第一时间内就作出了决定:命令锦衣卫将萧仪抓进北镇抚司大牢,不作任何审讯,就以“谤君之罪”处以极刑。

  事情还没有完,萧仪的观点在官员中仍有不少市场。同情他的官员多半是科道言官。科指六科,道指十三道。六科是对应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成立的,是稽查六部的监察部门。六科编制是四十人,每科的负责人称为都给事中,正七品。余者都称为给事中,正八品。十三道是对应全国各省,当时全国只有十三个省。十三道御史统归都察院管辖,御史的官阶同给事中差不多。两个衙门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和审计署,级别却要低得多。比之于今天,科道言官的级别也仅仅是县处级而已。但科道言官的权力很大,在明代,位居二品的六部尚书遭言官弹劾而受到惩处的不胜枚举。

  明代的官场,有两种经历的人升官比较容易。一是在翰林院呆过,二是当过科道言官。由翰林院而入内阁当辅臣,由言官而晋升为封疆大吏或方面重臣。

  科道言官,一般都从年轻官员中选拔,这些人初涉仕途,尚不致沾染太多的官场恶习,担任言官敢于弹劾不法权贵,因此历代皇帝对言官颇为倚重。

  但这次恰恰相反,对朱棣的迁都持异议的,多半是言官,而部院大臣都是坚定的迁都派。这是因为朱棣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皇位后,对建文帝时的朝廷大臣作了一次彻底的清洗。经过二十余年的筛选过滤,现在的部院大臣,大部分都是“靖难功臣”,他们也都成为南方士族的仇人,因此利益上与朱棣是一致的。

  言官们都很年轻,与朱棣的“靖难”无关,因此他们更多的是就事论事,认为皇上“轻去金陵,有伤国体”。朱棣对这些言官非常恼火,但不能像对待萧仪那样,一概杀之。他于是心血来潮想出一个办法,让这些科道言官与部院大臣一起到午门外跪下对辩。迁都究竟好不好,让双方各抒己见。

  当其时,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时候,午门外的广场上,言官与大臣分跪两边,个个都淋得落汤鸡似的,但谁也不觉得尴尬,也不觉得侮辱。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一天没有结果。朱棣让他们第二天再来午门下跪辩论。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朱棣在城楼上不愠不火地看着。官员们冒雨下跪,不依不饶地争论着。这场景看起来有点滑稽,然而中国的中世纪的政治,便是在这种滑稽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朱元璋于1368年创立大明王朝,虽然定都南京,但似乎从一开始,朱元璋就觉得南京不是很合适。因为它偏安江南,对控制辽阔的北方十分不利。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了一个诏书,言道:“江左开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图治,广一视同仁之心。其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大梁即今天的开封。朱元璋出于战略考虑,提出设南、北两个都城。还有一说就是袭汉唐的旧制,将长安(今西安)列为都城。朱元璋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完成不了首都北迁的任务,便将希望寄托在懿文太子身上。谁知懿文太子早夭,定都关中的计划落空。方孝孺的《懿文皇太子挽诗》写道:“相宅图方献,还宫疾遽侵……关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讲的就是太子曾去西安做迁都前期筹备工作的事。

  自秦开始,中国历朝的首都,大都建在北方。宋之前,长安、洛阳、开封都曾做过都城。其中以长安的时间最长。南方如金陵、杭州、扬州等处,亦曾做过都城。奇怪的是,在南方建都的王朝,大都短命。而都于北方者,大都国祚长久。这皆因在漫长的历史中,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汉文明,始终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冲击。在冷兵器时代,汉人的温文尔雅怎抵挡得住“胡人”的铁马金戈。建都北方,主要是为了抵御异族的入侵。

  朱元璋灭元之后,却没有将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直接定为首都,仍然选中金陵营造他的皇城。这大概是因为朱元璋出生淮右,而且骨子里头视“胡元”为异端,因此对元朝的都城从感情上厌恶。但是,从洪武二年起,他就对定都金陵产生了动摇。

  朱元璋的迁都念头,虽然从没有打消过,但也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为解决西北和东北的异族入侵,他不是采取迁都北方就近指挥防御的办法,而是改用“封王”制,即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北方各边,担负起剿抚夷狄的任务。关于这件事,郑晓的《今言》有载:

  国初都金陵。以西北胡戎之故,列镇分封,似乎过制……今考广宁辽王、大宁宁王、宣府谷王、大同代王、宁夏庆王、甘州肃王,皆得专制率师御虏。而长陵时在北平为燕王,尤英武。稍内则西安秦王、太原晋王,亦时时出兵,与诸藩镇将表里防守。

  北方,包括东北和西北,都有虏患。朱元璋于此分封九个儿子,统兵御虏。天下的军权,多半都在自己的儿子们手上,所以,生性谨慎的郑晓也微讽“似乎过制”。这九位亲王,都曾经与虏敌交过手。但真正对稳定北方控制强虏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时为北平燕王的朱棣。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5801.html

标签组:[历史] [元朝] [明朝历史] [明朝] [朱元璋] [明成祖] [历史故事] [北京城] [于谦] [永乐迁都] [道教建筑

相关APP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

0.1313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