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学理财,从晋朝皇帝传位傻太子说起

发布时间:2021-05-27 发表于话题:晋朝多少年 点击:427 当前位置:114养生网 > 综合 > 以史为鉴学理财,从晋朝皇帝传位傻太子说起 手机阅读

亿信领读亿信君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荒唐事,

一壶浊酒论西东,

都付后人杯中。

中金

亿信

所谓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历史虽不会重演,但却会以另一种形式照进现实。今天亿信君就跟大家聊聊读史心得,不一定深刻,但却可以作为建议。希望能在今后的理财路上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起来在选择接班人这件事上,大概没有人比皇帝更谨慎的了,毕竟关系到江山社稷家国安危。不过,即便如此,历史上失手的皇帝也不少。

比如,晋朝的开国之君司马炎,他有26个儿子,却选了个“傻子”司马衷继位。

司马衷何许人也?“何不食肉糜”,这句“鼎鼎大名”的话就出自他之口。

一位智力如此低下的人,司马炎却让他去做皇帝!从故事中,不仅能看出司马炎在政治决策上的失败,也映射了大部分人在理财中存在的思维陷阱。今天亿信君总结了以下三点,供大家参考:

传统导向

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深远,有所谓“立长不立贤”的说法。

司马炎虽然有26个儿子,但是长子司马轨早夭,次子便是司马衷,是杨皇后的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可谓名正言顺。而且司马衷被立为太子时不过8岁,并没有太多可考察的机会。

另外,当时朝中王公贵卿也都倾向于立长,司马炎不得不“顺从王公卿士之议”。

亿信君感悟

对于很多保守型投资者,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早些年没有那么多的理财手段,因此习惯于储蓄。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理财产品越来越丰富,如果思想认知不与时俱进,仍然认为只有储蓄才放心,那可就损失太大了。

实际上,自2014年11月开始,央行已经降息6次,存款利率也跌至建国以来最低水平,如今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只有1.5%,即使银行上浮30%也不到2%。而历年来的通胀率一直在2%以上,把钱存在银行相当于贬值,实际购买力逐年下降。

时代在变,政策在变,只有打破传统导向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博取更好的收益。

听信他人

司马炎不是不知道太子在智商方面的缺陷,他曾多次表达过对太子继位的忧虑,甚至产生过另立太子的想法。然而由于皇后的阻挠和佞臣的谄媚,司马炎一直犹豫不决。

亿信君感悟

为什么大多数家庭在投资理财上都或多或少的亏损过?原因就在于,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云亦云投鼠忌器,不敢坚持自己的判断,或者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对此不仅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更要坚持学习。如果一个投资人不学习,或者仅仅只读研究报告,他是肯定做不好投资的。

因为,这样只能看到目光所及的领域,对于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却难以窥探。做投资做理财的人,一定要有登高望远的眼光。即使市场不景气,也敢于坚定自己的正确选择。

十年怕井绳

司马炎并没有放下对司马衷“不堪奉大统”的疑虑。他曾经问近臣张华:谁堪托付后事?张华不假思索,答:才德兼备又与陛下至亲的,不如齐王。

立司马衷,法统上最正。一旦改立,就破了规矩,既然破了规矩,何不立齐王呢?这让司马炎惊出了一身汗。

齐王即司马炎的亲弟弟司马攸,为人温和公允,礼贤下士,深受父亲司马昭的宠爱,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是,司马攸不是长子,名分上说不过去,因此司马昭最后还是立司马炎为太子。

当年司马昭的犹豫和暗示,让司马炎承受了无尽的忧惶和惊吓。作为一个“立长不立贤”的受益者,司马炎当然不肯将帝位白白送给这个平生的最大对手,而宁愿将江山托付给自己有些痴呆的儿子。

正是从司马衷开始,之后的历任皇帝个个窝囊,实权旁落,最终晋朝成为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国家。

亿信君感悟

司马炎选太子就像理财一样,选齐王是觉得风险太大,选太子则导致国家的最终衰败。理财怕风险,不理财又跑不过通胀,你选哪个?

不可否认,理财是存在风险的。理财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了避免理财中可能的风险,你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的话,我们的钱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少,这是毫无疑问的。

统计局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价至少上涨了6倍。当年2块钱的东西,现在没有十几块,你拿不下来。所以,穷人之所以穷,富人之所以富,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格局和眼光。切记一谈理财就说坑人,这是最终极的穷人思维。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2849.html

标签组:[司马衷] [晋武帝] [理财] [存款理财

相关APP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

0.073810s